close
古漢遺風 心靈震撼
古漢遺風 心靈震撼

  去過廈門多次,卻一直未曾走訪過相隔不遠的永定土樓,甚是遺憾。如果你在廈門能逗留多天,鼓浪嶼再美,廈門再讓人難以忘懷,恐怕也會感覺太過單一,土樓之行的沖動難免會開始發酵。雖然有公交等直達永定土樓,如果你是自駕的話,從廈門出發可就方便很多,并且一次行程便能探訪兩個土樓勝地—南靖和永定。很早就見過土樓的樣子,或如飛碟,或如方井,或密實得不透光線或如聲音般,環繞著一層又一層,仿若迷宮。

  第一印象便被震撼得無法言語,福建土樓如此質樸的建筑形態猶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哪知是先民智慧的結晶。土樓的設計可以單純地理解為外墻由泥土堆砌,內中是林木為支架,屋頂上普通的磚瓦覆蓋,如此簡單但經歷了百年的風風雨雨,如今仍堅如磐石,像是東方古堡般,向世人展示無法復制的奇跡。車子從廈門漸漸接近土樓群,一路的顛簸加上旅行的疲憊,眼皮很厚很沉,但自己也強力克制,生怕錯過土樓闖進眼簾的那一瞬間。

探訪世界獨一無二山村民居 享盡“土樓”神韻

  沿途的景色甚美,雖然中國不乏群山綠水,但點綴其中的土樓與大自然構成的和諧而安詳的畫面讓人心中癢癢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微笑。剛下車,迎面撲來的那一份自然氣息讓人頓時忘記都市的喧嘩與浮躁,這里仿佛與世間隔絕般,客家人的熱情更是讓困頓不堪的行者一掃疲態。清新怡人的空氣,湛藍透亮的天空,白色的云彩旋繞在遠處起伏的林海上,簡單的色彩勾勒出的原生態恐怕要羨煞許多人啊。

  和很多炙手可熱的旅游勝地一樣,雖然在知名的土樓里居住的人不少,但難免會多了些商業氣息,所以不妨順便選擇一些不是特別出名的土樓深度走訪一下,原始人文風貌會基本還原。土樓猶如一個小村莊,只不過因為建筑體的不同,家家戶戶在不同維度上排列著。每家每戶都有好幾個孩子,有在襁褓中的,還有在地上跑來跑去,十分調皮的,當一處景致多了些孩童的吵鬧,似乎更有生活的質感。

  每家門口都坐著一兩個老人,有時我們總忍不住拿起相機想捕捉他們悠然自得的神情,但就在你想按快門的瞬間,老人會突然轉頭或用手擋住臉,你放下相機,他們便又恢復了常態,有朋友笑稱,他們在和旅客“打游擊”。我想,也許“心”才是最好的相機。

南靖“四菜一湯”和“東倒西歪樓”
南靖“四菜一湯”和“東倒西歪樓”

  “四菜一湯”田螺坑土樓群是備受大家青睞的土樓勝地,由三座圓形土樓、一座橢圓形土樓和一座方形土樓組成。在群山環抱之中,居高俯瞰,像是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幕布上,又像是天外來客從天而降的移動城堡,人文造詣讓人嘆為觀止。不過更多的人喜歡稱之為“四菜一湯”,似乎這樣更有親和力。

  那里的公路隨著山勢蜿蜒而下,隨著觀看角度的變化,田螺坑土樓群的景觀會魔術般地不斷變化,圓樓時而在前時而退后,方樓時而隱蔽時而暴露,來到坡底公路上抬頭往上看,田螺坑土樓群猶如小皇宮橫空出世,巍峨聳立,莊嚴肅穆,在陽光里一派金碧輝煌。田螺坑第一座土樓叫步云樓,就是座方形土樓,始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高三層,每層26個房間,全樓有4座樓梯。

探訪世界獨一無二山村民居 享盡“土樓”神韻

  步云樓還在興建時,族人又有了財力,隨即在它的右上方動工夯建了一座新圓樓,叫和昌樓,也是三層高,每層22個房間,設兩座樓梯。1930年,步云樓的左上方又建起了一座圓樓—振昌樓。1936年,一座叫作瑞云樓的圓樓又在步云樓的右下方拔地而起。

  最后一座文昌樓建于1966年,就是那座橢圓形樓,仍舊是三層,每層有32個房間。從田螺坑土樓群往下行駛4公里,就來到了下坂村,這里是一片群山削開的平地,溪流歡暢,茶園層層遞進,12座土樓井然有序地散布在溪流兩岸,其中名氣最大的土樓當數裕昌樓。

探訪世界獨一無二山村民居 享盡“土樓”神韻

  這座裕昌樓很是有趣,“東倒西歪樓”的稱號更是聞名遐邇,因為整座土樓是歪斜的。不過從外觀上是看不出來的。但當你一腳踏入樓門,便能看到全樓回廊的支柱是左傾右斜的,最大的傾斜角度達到了15度。就是這么一座讓人覺得不推都能倒的土樓,居然在六百年的風風雨雨中屹立不倒,著實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始建于元朝中期的裕昌樓為劉、羅、張、唐、范五姓合建,高5層,每層54個房間,全樓分成五大單元,每一單元有一座樓梯,五個家族各居一個單元,后半樓的每家每戶的一樓灶間中都有一口清澈的水井,拿起水桶伸手即可打水,天井中心還建了一座單層小圓樓,作為祖堂,前面用河卵石鋪成一個大圓圈,根據金、木、水、火、土分五格,形狀各異,煞是好看。在南靖縣的河坑土樓群,除了裕昌樓還有其他造型各異的土樓,分布在丁字形的小河流兩岸的狹小地帶。從河坑土樓群往東行駛4公里便是有“閩南周莊”之美譽的塔下村,作為歷史文化名村,不妨游歷一番。

永定“土樓之王”與“土樓王子”
永定“土樓之王”與“土樓王子”

  在永定土樓中,振成樓是最富麗堂皇的,被譽為“土樓王子”,也是按八卦圖設計最典型的土樓代表。振成樓位于湖坑鎮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懸山頂抬梁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因為按八卦設計,所以玄機頗多,例如卦與卦之間是隔火墻,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方,開啟起來,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盜賊入屋,卦門一關,即可甕中抓活鱉。全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筑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

探訪世界獨一無二山村民居 享盡“土樓”神韻

  圈數以及居住人口最多的永定土樓當數位于高頭鄉高北村的承啟樓,據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世三代,閱時半個世紀,其規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是對該樓的生動寫照。臺灣小人國和深圳錦繡中華都有承啟樓模型。

  1981年承啟樓被收入中國名勝詞典,號稱“土樓之王”,與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競放異彩。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該郵票在日本被評為當年最佳郵票。

閩西更多旅游熱點
閩西更多旅游熱點

  連城冠豸山:位于連城縣城東1.5公里。平地拔起,不連崗以自高,不托勢而自遠,外直中虛、山清水秀,與武夷山并稱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李氏大宗祠:坐落在上杭稔田鄉官田村河谷盆地,四面環山疊翠,黃潭河蜿蜓而過,風景十分秀麗。

  武平獅巖:位于武平縣巖前鎮,屬石灰巖溶洞地貌,因形似獅得名。獅巖古稱南安巖。登獅巖,入主洞口,便是古佛殿,正中供奉三尊定先古佛。獅巖前有一天然泉水湖,稱“蛟湖”,清澈如鏡,有“蛟潭涌月”之稱。

  七峰山:地處上杭縣城北郊,距城4公里。這里四季如春,萬木競秀。上杭縣志載:“杭川鐘靈毓秀之山,此為第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keyuki 的頭像
    nikeyuki

    monster beats的部落格

    nike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